您的位置: 首页> 石泉要闻> 各镇快讯>正文详情

脱贫有方,且看喜河如何“担当”

时间:2020-05-28 15:03作者:胡红莉源自:喜河镇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村级集体经济薄弱,产业结构单一,村级活动场所狭窄,村民思想陈旧、就业困难。这是过去喜河镇各村的真实写照。

如今的喜河镇,栋栋高楼拔地起,条条大路宽阔长,丛丛绿化鲜亮眼,声声鸟鸣雀跃欢,勾勒出一幅脱贫攻坚美丽画卷。

脱贫攻坚共绘美好愿景,众木成林集聚强大合力。近年来,喜河镇在县委、县政府带领下,尽锐出击、决战决胜,向深度贫困这座最后的“堡垒”发起攻坚,5个贫困村退出,1548户4322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8年9.46%降低至1.38%,圆满完成脱贫退出计划任务。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石

山是大地的脊梁,保障了生物多样性,涵养水土,但也成了喜河镇发展的桎梏。喜河镇位于安康石泉西南部,北依秦岭,南靠巴山,汉水横贯东西,人口15577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贫困人口基数大,贫困发生率高。

这样的条件,群众何以致富?喜河镇党委镇政府经过一系列调研,把项目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牛鼻子和总抓手,通过高起点规划一批项目、高质量建设一批项目、高水平完成一批项目,实现项目建设提质增效、经济发展稳中有增。

一座座便民桥有序搭建、一条条组级路向前推进,一处处党群服务中心逐步完成,全镇18个村,已初步完成基础设施建设。

7条道路建设,2条组级路完善,1处社区工厂,13个水毁修复工程,2座便民桥、1处安全饮水,1处党群服务中心在2019年底全部竣工完成,这仅仅只是2019年完成的基础设施项目。据悉,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全镇共实施脱贫攻坚基础设施项目162个,其中新建水利类项目62个、新建交通(含桥)类项目88个、新建安置工程及基础设施等项目12处,总投入扶贫资金11145.79万元。

如今,交通、水利、党群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已经为喜河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每一位喜河人民的生活也因基础设施的提升而变得更舒适、更便捷。

凝“五抓”成“一拳”、做活特色产业

喜河镇地处秦巴山区腹地,发展产业主要依靠传统种植为主,传统种植利润低,村民想要致富,难,只有发展起农村特色产业,引进能人技术,打造产业品牌,才能让群众鼓起腰包“钱袋子”。

“刘书记,请你和镇上农综站联系一下,请他们联系安排科技志愿服务队到来我们村上指导一下魔芋种植技术嘛,我这里有几户村民想学习。”胡传安对着支部书记刘远奎说道。

胡传安,长顺村五组村民,年过不惑的他曾在浙江省温州市家电厂工作长达6年,2017年,在支部号召下,他回乡创业,注册成立石泉县金田园专业合作社,带动8户贫困户,长顺村原支部书记张忠国从岗位退下以后,建立“家庭农场”,带动9户贫困户,一时之间,能人带动发展成为长顺村的一大特色。

福星村巧借“十百千”工程,积极落实能人兴业典型培育,完成4名能人兴业典型培育工作,涵盖种植、养殖领域,通过典型培育,扩大产业基础,引领产业发展,吸引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务工增收;长阳村运用“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模式,动员31户贫困户种植山油茶400亩、核桃树400亩,新建、改良管护桑园400亩,轮茬套种多种短期经济作物,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喜河、晨光村依托社区工厂,加强劳务输送,创造了就业机会,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还有树林、田心等其他村,根据村情不同,发展不同的特色产业。2019年实行按收入15%进行奖补,共兑付贫困户“三有”产业就业奖补资金761户359.6万元,5个贫困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各注资100万元,目前已为275户865人分红76760元。

村村有特色产业,户户有增收渠道。喜河镇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把贫困户嵌在产业链上,让群众发展信心十足。

育新风添活力 激发志气增动力

从“好逸恶劳、等靠缠要、打牌赌博、借机敛财”到“民风淳化、社会安定、移风易俗、诚实守信”,乡风民风的大变样,是三年来喜河镇新民风建设取得巨大成效的缩影。

去年,在喜河镇档山村举办“我们的新民风暨扶贫扶志村村讲”活动中,档山村三组村民胡泽应作为“脱贫标兵”上台领奖。在接到奖品和荣誉证书后,他表示,将继续做好落实和宣传脱贫攻坚政策的带头人,依靠自身的不断努力,积极致富脱贫!

褒扬奖励先进、惩戒激励后进,是喜河镇推进移风易俗、抵制不良风气的重要手段之一。该镇坚持以道德讲堂为载体,坚持每季度开展不少于1次的道德评议活动,按照“群众说、乡贤论、榜上亮、专人帮”的做法,进行以说论理、以评明德、以亮树德。同时,有效实现“一约四会”机制全覆盖,18个村纷纷成立爱心超市,引导全镇贫业、投身公益。去年,共开展大型表彰活动5场,表彰先进典型159名,参与群众800余人。

同时,该镇积极推进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各村大力建设一批高标准农家书屋和村民文化活动室,通过电影下乡和文艺下乡,不断激发文化服务活力,切实提高了广大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丰富了群众精神内涵。

如今,喜河镇正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稳步迈进,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乡村“颜值”“气质”不断提升,逐步构建起独具特色的“喜河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