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石泉县情> 旅游康养> 民俗文化>正文详情
索引号 xzfgzbmsqxrmzfbgs-GK-2020-0129 发布日期: 2020-04-19 21:08
来源 石泉文艺
内容概述 仙灵犹存的云雾山

仙灵犹存的云雾山

云雾山是秦岭山脉的子峰,南依汉江毗邻巴山,从历史上就被鬼谷子打上了道教文化的烙印,有着特殊的地域性、承载着浓郁的文化内涵,给人以高大、宽广、敦厚、神圣、仰望的感受。同样都是山、同样都是山峰,并不一定所有的山峰都受人尊敬、崇拜、仰望。也不是仅仅因为山的高大险要而敬仰,云雾山之所以能引来无数人折腰敬仰、信服,是因为云雾山这座山注入了道教文化的精髓,在道教文化的熏陶下成了岭南腹地的圣地,人们敬仰它的不是山的本身而是富有文化素养的品位。山原本是粗犷的,但在一种文化的熏陶下变得超凡脱俗博大精深。文化就像一把金色的剪刀,修去了山中的糟粕、狂躁、霾气,使山受到了洗礼、得到了教化、净化,从而使山的品位得到了升华,望而可敬。文化修养充实了山的灵魂,有了高尚的灵魂就会产生高大的形象,所诞生的能量就不只是单纯的敬仰那么简单。

从云雾山的一天门起,沿着残缺的古道一直爬上山顶,站在山顶再往前走穿过时空隧道就到了先秦时代,几千年的脚步走出道教文化神秘的符号。从那个时起候鬼谷子就选择了这座山,在这里传教修道、坐化成仙。传教、授徒活动把山打上了道教文化的神秘烙印,塑造成具有理论文化色彩的尊严,使其这座山产生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在这种历史文化力量的感召下,好多远方文人墨客、专家学者、游人慕名而来访仙问道、登山仰望、探寻究竟, 熏陶胸怀、陶冶情操。道教文化给云雾山注入了强大的精神魅力和诱惑,文化信仰赋予了云雾山高尚、脱俗、高大的形象,意义深远、美名远扬。

对于云雾山我读过、猜过、梦过、敬仰过、描写过、向往过,但因山高路长没有身临其境过,屡有想法总未成行。或许是山缘道缘所致,或许是心诚则灵,一个偶然的机会缘分相逢了。乙未仲春之际驱车来到云雾山半山腰,在同仁们的相互簇拥下,沿着陡峭蜿蜒的山路你追我赶登上了山顶。随着脚步的铿锵,山顶一步一步临近、慢慢剥开了对云雾山鬼谷岭揣测很久的神秘面纱。山顶原本是殿宇、菩萨、香火、道士、木鱼诵经、庄严神圣的神秘,然而在绵绵岁月中多难并举的摧残下变成了伤痕哀痛的神秘。曾经兴盛一世的道教场所洗劫一空、斑驳不堪,巅峰与没落的落差形成一壑万丈深渊,遗憾、惋惜、痛心、悲哀跃升心头,时空要让一座庙宇去牺牲不知究竟为哪班?

庙宇虽然失去了盛世庄严,不过被埋在废墟下面的道教灵魂还在散发让人猜摸不透、深感仰慕的经典。剩下这些石狮、石碑、石门、石墙等虽然没能够坚守原来的岗位,大雄宝殿虽然只有残存的石墙壁,菩萨虽然没有在原来的神侃上,但它们的精神还没被摧垮,还在震撼心灵的颤动。那种钟鸣鼎盛、击木诵经、晨钟悠扬、蜡明灯闪、香烟袅袅、信众簇拥的景象仿佛还在若影若现,灵气尚显、仙气犹存。留下的那些古迹、神话、故事、传说还在不停地传递逝去了的时空信息。森森古树还在淡定生长,耸立的山峰、声声不绝的松涛还在呼唤乾坤落尘。

感受山的宁静是一种境界,宁静和寂寞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宁静是淡定的心灵修道园,保持一块净地是要有禅心守望才能传承下来的。宁静看似没有语言其实胜似语言,天地无语四时行,春夏秋冬每个脚步都是落地有声。春风送雨、花开树绿、果熟叶落、冰雪消融每时每刻都在演绎诚实的品德。没有喧嚣、张扬、狂躁、虚伪的坦诚就是烛光的闪烁,亮光虽小却能放射正能量的光芒燎原大地,照亮心路里程。

山峰是大地的脊梁,是一种不老的坚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挺拔的,屈辱对山的胸怀来讲着实显得太渺小了。无悔的执着铸就了宽怀磊落、浩气坦荡、博大包容的品质,以善小为大予承载着万物连绵茂盛地延续。

足立山岗,纵观群山九落一升、曲径旋肠、云海浩瀚、苍穹茫茫,古树耸立、松涛飞歌、风弹树蹈、林茂枝长,一切都与大自然的时钟同行。生长在山上的万物个个都刻满了沧桑,在季风的作用下,所有树上的丫枝都往一个方向倾斜,枝连交错、屈伸不张、皮沟纵横、童树老颜。有些树还被风扒光了皮,把皮撕成梭状披在树干上朝着风吹的方向飘拂,真有点像身陷刑场凌迟处死的惨景、欲忍难罢。植物的脚跟是坚定的,它们选择了艰苦也就从来没有畏惧、退缩,无怨无悔坚守在上岗。

树林里,有许多树身上缠满了藤蔓植物,这些藤蔓有粗有细,在风雨中修炼了若干年大多修炼成了藤精,仔细观察这些藤精对缠树的选择都有独到的见识,树矮了看不上非找大树缠不可,为了吸收充足的阳光便依赖树干螺旋式的节节攀升,不顾树的痛苦自私的勒进树的肉里心安理得的享受奢侈。藤精们身体是温柔的欲望一点都不温柔,为了贪恋更多的阳光,就紧紧依靠树的高度作为攀爬索取的支点。大树在接受藤精们的缠绕时,成了挡不住诱惑的美餐,为了共同的需要自己甘愿忍受像受刑法样的痛苦,过着捆绑式的生活,生长的一点都不愉快。的确、世上只有藤缠树,由于树的躯干有它自身的缺陷无法摆脱藤缠的烦恼,这些藤精一旦缠绕在树上一生就不会松绑,牵手容易松手难,情不情愿都要奉陪到地老天荒,说起来是缘分其实是无奈。在相互依赖、利用、煎熬的过程中,藤缠树的悲剧终久都会抱恨天涯、树倒藤枯。纷繁复杂的山里,植物形态就是如此,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些困惑。缠上了的并不感到多么幸福,没有被缠上的又感到失落,不管大树小树、缠到了的树或没有被缠到的树、缠的被缠的,现实悲剧和心灵悲剧都在不同程度的上演。幸福分配到每颗树上的时候,其实就只剩下一粒最容易丢失的小圆点,在苍茫昏浊的荒原里去测量幸福的分量,秤砣是找不到准星的。解决不了贪婪和私欲,藤与树的悲剧就会始终不断地发生。

仲春二月大地一遍风和日丽,艳阳同天春风佛地,花开花落前仆后继,看似是一遍骄阳和瑞的景象,由于地域的差异其实也是参差不齐。山下面的花有好多都开始谢了,树叶到处都绿遍了,云雾山的半山腰上才是刚刚开花的时候,许多树梢才抛出新芽,只有罗强树花开得正旺,紫的、红的、粉的各有艳色、独具芬芳点缀山崖。咫尺不同天,山腰间大放春色山顶上还是静悄悄的,常青树还没有正式披上春色的外衣,寒冬过后的焦虑还挂在脸上。阔叶树还在沉睡中酣甜;芳草、竹笋才刚刚从地面露头略领春意,偶有几声唧唧鸟叫也还没有完全抖落冬天的倦意。没有任何物体遮挡的了的山上雨水是丰润的,阳光是充沛的,只因高处不胜寒,使山上山下的气候在同一个季节里形成极度的反差。春天是公平的,春天的温度是不公平的,山上和山下相差一件毛衣的感觉度;春风是公平的,春雨是不公平的,山下是干燥昏暗的阴天山上细雨霏霏;春天的时令是公平的,春天的景色是不公平的,有些地方繁花似锦有些地方却枯叶凋零,没有刻意的天气只有刻意的环境。如果把三者合一绘制到一起,就构成了一幅形态反差的灰色图案。在同样的天空下的动植物所享受的阳光雨露决然是两码事,离天近的高山和长在高山上的动植物享受的阳光雨露绝对丰润些,这种暖寒不均的气候,看似是自然法则实则是天生的缺陷。

最大的胸怀莫过于大地的怀抱,山在大地的怀抱里承载万物生长。大树里面有小树、高树下面有矮树、树林下面有高草、高草下面有兰香,不管什么植物都有生长的尊严。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的植物,特殊环境有珍稀植物,一般环境有一般植物,各享其惠互不干扰。有特殊的地理环境必然就有珍稀植物,与其说植物珍稀不如说是环境特殊,环境才是创造奇迹的根本,没有好的环境再好的树苗也是长不出大树的,把特殊环境保护好了就保住了珍稀植物,失去了好的环境就什么都没有了。繁茂的植物环境充当着动物的掩体,同样也是如此,特殊的植物环境孕育珍稀动物的生存。山养育植物,植物保护动物,相互依赖,失而不怒得而不娇,不分贵贱祥和共存,在任何时候都不舍不弃,这就是山的胸怀。

山的淡定、包容,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万物生生不息的源泉、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