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CD-bmxzfb-zcwj-gzbg-2017-1101 公开目录: 政府工作报告
公开责任部门 县政府办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文号 石政发〔2017〕29号 成文日期: 2017年05月23日
有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17-05-27 09:38
内容概述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政府工作报告》已经石泉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石泉县人民政府

2017年5月23日


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3月22日在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石泉县人民政府县长  周耀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6年工作回顾

2016年,县人民政府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县人民,聚焦“五个扎实”,矢志追赶超越,加快绿色循环发展进程,实现了“十三五”稳健开局。完成生产总值71.43亿元,增长1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2.22亿元,增长27.7%;地方财政收入1.5亿元,增长10.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9.98亿元,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亿元,增长15.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5854元、8753元,增长8.2%、9.3%,主要指标增速均保持全市前列。

经济活力显著增强。全年实施重点项目175个,30个重点产业项目建成投产,中兴大数据产业园、奥邦智能工厂、九星家居建材城等重大骨干项目开工建设,石宁高速连接线、通用机场、S531旅游环线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项目争取和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建库储备项目204个,策划包装PPP项目20个,招商落户中兴通讯、沈阳机床2个全国500强企业,共引进项目58个,当年到位资金39.28亿元。深化财税金融改革,“营改增”全面推行,引进长安银行设立分支机构,壮大3家投融资平台,实现融资13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2.88%、14.17%。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完善了企业帮扶机制,新增小微企业451户,培育“四上”企业23户,非公经济占比达58.1%。积极促销稳产保市场,推动“四房并轨”,支持地方产品销售,实现外贸出口1793万元,发展动能显著增强。

循环产业不断壮大。现代农业稳步发展,新培育重点龙头企业3户、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户,建成产值2000万元以上现代农业园区8个,新增专业合作社53家,发展家庭农场100个,培育职业农民1000人;黄花菜获得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认证,石泉鎏金蚕获得省名牌产品,丰标牛肉公司、鬼谷子腊肉厂被评为省级质量信用A级企业,培育博硒杂粮、六台云峰、嘉晟豆品、木竹山乌鸡等100余个电商农产品。工业经济持续壮大,5户企业建成投产,中兴VDC云数据中心、富强农产品加工等20个项目开工建设;创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取得重大进展,新入园投资过千万元企业7户,建设标准化厂房2.3万平方米。文旅融合“15551”工程和“秦巴水乡·石泉十美”旅游品牌打造深入推进,重点实施了云雾山、后柳水乡、县城古街、雁山瀑布等12个景区景点开发提升,启动了鬼谷子文化小镇、中坝作坊小镇以及胜利、童关等旅游村建设,县城古街荣获省级文化旅游示范街区,子午银滩创建为3A景区,省级旅游示范县获得命名授牌,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取得良好进展,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68亿元、增长17.82%。电子商务、商贸服务、养老休闲、金融保险等服务业态加快发展,有效扩张了三产总量。三次产业调整至9.7∶66.3∶24,产业结构日趋优化。

城乡建设统筹推进。深入实施“12821”城乡规划体系建设,县城江南片区绽放新姿,杨柳片区开发、老城片区改造顺利推进。国家卫生县城通过复审,国家园林县城获得命名,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基本达标。池河镇跻身省级重点示范镇和国家重点镇,并顺利通过国家卫生镇技术评估;熨斗镇入选中国第六批历史文化名镇,城关、后柳、两河镇列入省级旅游名镇。全年进城入镇5022人,城镇化率达41.7%。阳安铁路二线、G541石泉段、G210县城过境线、两宁路、县城至新棉、池迎路改造加快推进,后柳黑沟河大桥、两河童关桥、县城连心桥相继建成通车,12条农村公路生命防护工程全部完工,大车考培中心、城西客运站及公交总站先后建成。完成县城供水管网改造和3条小流域治理,建成安全饮水工程250处,杨柳水保园荣获国家级水保示范园。率先在全市实施“气化县城”建设,县城气化率达到66.6%。统筹推进农网改造、信息入村等设施配套建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改善。

脱贫攻坚首战告捷。创新实施“三个六”精准脱贫攻坚战略,抽调4340名干部成立150个工作队驻村包抓,安排扶贫资金5.7亿元,4045户通过移民搬迁改善居住条件,7150人通过“三业”脱贫稳定增收,2.6万贫困学生享受教育脱贫政策,6900余人(次)享受医疗脱贫政策,5413人享受生态补偿,2098人纳入兜底保障。水泥路入村、电力入户率100%、宽带入村率达90%以上,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改善。创新实践的移民搬迁“三精”管理、“支部+X+贫困户”模式、残疾人脱贫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17 个村、10101 人实现脱贫,贫困户识别精准率、贫困人员退出精准率分别为98.81%、98.76%,群众满意度达97.95%,脱贫攻坚考核位居全市第一,被表彰为全省扶贫绩效考核优秀县。

人民生活继续改善。民生财政支出12.596亿元,占公共财政总支出80.18%。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034万元,建成2个市级创业孵化基地,新增大众创业1528人、城镇就业1309人,劳动力转移就业5.02万人,“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实施校建项目28个,教育信息化建设领先全省,成为省级“双高双普”合格县;杨柳体育场馆主体竣工,石泉籍选手成姣在里约残奥会夺得3块金牌,打破2项世界纪录。卫计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县镇村医疗服务一体化和分级诊疗全面实施,县医院、中医院两大医疗集团组建顺利启动;新一轮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荣获命名,“互联网+婚育服务一证通”模式得到省市认可。石泉大剧院、革命纪念馆、博物馆等一批文化项目建成投用,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6大棚户区改造顺利实施,新开工保障房1531套,分配入住3634套,再次荣获全省保障房安居工程建设先进县。建成城区公益性公墓及殡仪馆,殡葬改革取得成效。区域性食品检测中心基本建成,创建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启动了“七五”普法,全面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工作机制。依法治访、治安防控、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突工作扎实有效,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生态优势持续巩固。深入推进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全面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巡查整改。健全落实汉江水质保护、“河长制”管理、污染问责和环境保护“三个四”机制,持续开展城乡污水直排、农村面源污染、水源地保护和城区禁煤限煤、秸秆禁烧、治污降霾等专项整治行动。在4个镇30个村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完成绿化造林5.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70.1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78.8%。沿江集镇“两场(厂)”全覆盖体系化建设加快推进,建成8个城乡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荣获全市“两场(厂)”建设运行综合考核一等奖。县域环境质量考核位居全省第二,环境质量大幅提升。

政府建设全面加强。顺利完成县镇换届、政府机构改革、党政机关公车改革和养老保险改革。取消行政审批事项26项,取消和调整非行政许可项目81项,编制公布部门权责清单3790项、公共服务事项66项,11个县直部门委托镇级政府行使行政执法权改革启动实施,县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落实“三项机制”,着力提升行政效能。法治政府建设得到加强,坚持依法行政,办理行政复议案件25起;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主动报告、通报重大事项,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245件,满意率达100%。104名在校大学生到政府机关见习。扎实推动廉政建设,实行审计全覆盖,查处违反政纪案件80件93人,政风行风持续改进。政府其它方面工作也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去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处于全市第一方阵,多项工作走在省市前列。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县委坚强领导下,四大班子同心同德,全县各条战线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武警消防官兵和政法干警,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客观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实力总体不强,缺乏大企业、大产业支撑,内生动力不足;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民生改善还需加力;财政增长减缓,刚性支出增加,运转异常困难;一些干部动力不足,守成求稳,缺乏担当。面对这些困难,我们决不回避,必须切实解决,尽责担当,克难奋进。

二、2017年预期目标及主要任务

2017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工作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来陕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扣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工作要求,围绕安康“加快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总体目标及县十五次党代会“35553”战略部署,以落实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维稳定各项工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奋力开创“三宜”石泉建设新局面。

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5%,旅游综合收入增长13.8%,非公经济占比5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11%,规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增长位居全市前列,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市定指标范围内,汉江出境断面水质保持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围绕这些目标,重点做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稳定经济增长,快步赶超争先进位

稳增长是追赶超越的关键之举。坚持盘活存量、引入增量、做大总量、提高质量,着力扩投资、强实体、增动力,力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

扩大有效投资。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始终坚持项目带动战略,以有效投资推进转方式、调结构、换动力和增后劲。着眼“十三五”规划和“三宜”石泉建设行动方案,高水平做好项目规划、储备和落地争取工作。进一步提升PPP模式运作水平,完成投资30亿元的PPP项目前期工作。全年实施重点项目190个,夯实项目包抓责任,强化建设环境保障,全力抓好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数据产业园、智能制造示范基地、“智慧石泉”等一批骨干项目建设,着力建成旅游开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移民搬迁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

壮大实体经济。把质量提升、品牌培育作为主动适应消费升级、加快推进实体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大力开展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建设,推进质量兴县战略。引导企业发扬“工匠精神”,加强品牌创建,完成“石泉蚕丝”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工作,新培育1个陕西省名牌产品、2个市级特色品牌。加强市场监管,建设法治化的市场营商环境,使中小微企业更好参与市场公平竞争。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实施降成本行动,打好减税降费、简政放权、银企合作“组合拳”。加强企业人才培养,加强重点企业、困难企业帮扶,坚定企业做大做强的信心。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行动,全年培育投资过百万的小微企业100户以上,新增“四上”企业32户以上。

着力培育新动能。统筹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争取获得省政府命名。大力培育信息经济,快速跟进信息技术发展,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建成中兴VDC云数据中心,完成智慧政务、智慧教育、智慧扶贫、智慧医疗四大智慧应用体系建设。发展壮大消费经济,出台鼓励消费的政策意见,扩大居民消费,带动输入性消费。鼓励发展分享经济,突出交通出行、生活服务、知识技能等领域,支持企业、个人依托互联网搭建共享平台,推动营销模式变革。

(二)突出融合发展,力促产业质效同增

以提高供给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推动产业融合和转型升级,努力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持续壮大生态旅游、电力能源、绿色食品、丝绸服装、装备制造五大产业。

打造特色农业。以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为主攻方向,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质量安全监管,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示范县、蚕桑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加强耕地保护,稳定粮油种植面积。实施能人兴村战略,发挥能人大户带动作用,争创1个省级、2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引导能人创办43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领办43个示范化农业合作社、兴办43个家庭农场、培育420个产业大户、培养415名技术能手,强化技术和销售服务,巩固蚕桑、畜牧、烤烟产业,加快发展茶、果、菜等区域特色产业。引进丝绸加工高端企业,带动蚕桑产业提质增效。加强农业特色品牌培育,支持六台山茶叶、嘉晟食品、丰标牛肉、正兴黄花菜创建国家品牌,富硒魔芋、迎丰香猪、木竹山农产品、乾佑禾中药材创建省市知名品牌。

推动工业转型。聚合要素推动工业集中区建设,建成古堰工业集中区二期路桥、给排水、污水处理设施、3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100套公租房、企业产品集中展销平台、返乡人员创业园、小微企业聚集区;完成池河低电价循环产业园规划编制。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以信息技术为核心支撑,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奥邦锻造智能工厂为示范引领,推进数字化车间、数字化生产线改造,加快中兴VDC云数据中心运用研发,促进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实施工旅融合。完成古堰工业园区4A级景区规划,启动园区绿化提升和企业形象提升,挖掘企业文化,开发旅游产品,建设工厂旅游观光线路及接待服务设施,打造县域工旅融合新名片。培育工业新产能,完成长德机械年产120万套零部件、柏盛年产3万吨魔芋制品、3000吨魔芋精粉、珍爱农产品年产500吨桑叶粉、富兴纺织二期、锦晖服饰100条刺绣服饰生产线建设及奥邦智能工厂100台套智能机床安装。全力做好工业生产调度和协调服务工作,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6亿元。

促进旅游升级。以旅游品质提升为目标,强化全域全景、文旅融合发展理念,推动旅游与特色城镇、美丽乡村、现代农业、文化体育融合,实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目标。加快景区景点开发,巩固提升燕翔洞、中坝大峡谷、子午银滩等现有A级景区管理水平,加快印象汉江、云栖后柳、汉江明珠苑游艇会所、后柳水乡续建项目建设,力促云雾山、雁山瀑布、鬼谷子文化小镇、中坝作坊小镇、胜利旅游村开园运营。推动县城古街拓展提升,完成基础性工程和文态业态布展,启动4A级景区创建工作。推进农家乐提档升级,鼓励农户建立旅游专业合作社,引导发展农家乐食宿、果菜采摘、农耕体验等旅游业态,进一步拓展乡村旅游内涵。加快红色文化旅游建设,提升革命纪念园区建设水平,创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加强餐饮住宿从业人员系统培训和管理指导,提升现有酒店管理服务水平。新建江南四星级酒店,引进1-2家全国连锁酒店,力促后柳扬帆酒店投入运营。大力开发特色餐饮,举办区域美食大赛,打造“石泉食美”品牌。建设智慧旅游信息平台,启动石泉云WiFi试点工程,实现欢迎界面广告推送、景区数据在线传输。引导旅游企业推进电子游务。深化文旅融合“15551”工程,固化五大主题文化旅游活动和五大专场演艺,加快五大文化产业园建设,举办世界鬼谷子文化高峰论坛,引导地方民俗文化与旅游开发深度融合。建立石泉旅游商品名录,开发鎏金蚕、鬼谷子塑像等具有县域文化内涵的旅游纪念品,建设旅游商品生产基地和展示购销平台。完善旅游道路交通标识标线,启动G541、G210县城过境线、石云路三条景观路建设,完成雁山瀑布养生度假区旅游路项目前期工作。强化旅游景点保洁,新改建2A级旅游公厕10座,建成景区景点垃圾中转站。提升旅游指挥调度管理水平,开展党政领导干部旅游专项培训,建成县旅游指挥调度中心、鬼谷子文化小镇、云雾山景区及两河镇游客服务中心,新建十天高速出口、县城、后柳综合性游客服务中心。完善旅游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医疗应急救治机制、“1+3+N”旅游综合管理执法体系,加大对旅游市场物价的监管力度,营造公平、诚信的良好旅游市场环境。开展导游规范化建设,组建导游讲解员团队,配齐各景点专职导游。落实旅游宣传营销“五个一”工作机制,与周边省市对接开发精品旅游线路,加强旅行社培育,建立旅行社引客奖励激励机制,全年完成旅游综合收入25亿元以上。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融资租赁、中介服务、特色教育、生态医养等新兴服务业,改造提升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以全域旅游带动现代服务业提速增效。

(三)坚持城乡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以“多规合一”统筹生态、生产、生活发展空间,实施城乡一体化建设,加速释放新型城镇化活力,城镇化率达到42.8%。

提升城镇功能。坚持“产城融合、以产兴城”发展理念,以完善城市功能促进城镇业态发展。突出规划引领,按照“多规合一”要求修编全域石泉规划。加快市政建设,建成城市展览馆,启动北环路经红花片区至江南跨汉江大桥,实施西关尾子、泉水路、滨河路、杨柳大道综合改造及G316江南段、古堰集镇路改街。建成江南长安广场、建材市场、商业综合体、移民安置小区和红花南片区5000平方米商品房开发,提速影剧院、中学巷、西关棚户区改造,启动新桥片区商住综合开发及老城棚户区改造。推进“气化石泉”建设,县城气化率达到80%。加快培育特色集镇,推进城关省级文化旅游街区、池河省级重点示范镇、后柳县城副中心建设,完成喜河民俗一条街、曾溪进镇道路及集镇改造,建设各具特色的精品小镇。启动后柳长兴、中池花屋等传统古村落保护,建设池河五爱等一批美丽乡村。

实施精细管理。牢固树立“三分建七分管”的理念,开展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建设数字城管平台。大力实施“以创促建、以创促管”,全力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创建成果,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加强城市交通秩序、市容市貌、卫生保洁、划行规市管理,下茬治理环境“脏乱差”问题。进一步提高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品质,启动县城屋顶风貌整治示范工程,完成新桥北桥头至石泉港景观绿化;实施背街小巷、城中村、城郊村综合整治和老旧小区物业管理设施改造,扮靓扮美城乡环境。

完善设施网络。实施交通建设大会战,力争石宁高速连接线、G210石泉至柳树垭二级公路改建和古堰至安沟(银桥)三级路开工建设,完成G210县城过境线、两宁路、G541石泉段3条二级路,池河至迎丰三级路,县城至新棉、先锋至曾溪、长阳至凤阳3条四级路改造,率先在全市实现镇镇通三级以上公路目标。抓好农村公路完善工程和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开通县城至后柳公交线路、县城至曾溪客运班线,争取大车考培中心、城西客运站和公交总站投入运营。完成通用机场前期工作并力促开工。继续做好阳安铁路二线援建。完成汉江综合整治城西物流园区段、中坝河右岸、喜河王家庄、子午河等重点支流堤防工程和池河龙王沟第三水源地、池河集镇供水管网改扩建工程,新建人饮工程30处,解决4800人饮水安全问题。实施城区供电智能化环网和农村智能配电网工程,提升大数据、互联网、有线电视、调频广播覆盖面,全面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四)务实精准施策,持续推进脱贫攻坚

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定不移推进“三个六”精准脱贫战略,着力巩固2016年脱贫成果,实现32个村、9900人年度脱贫目标。

落实脱贫举措。坚持精准要求,确保贫困户识别和脱贫退出准确度达到98%以上,驻村帮扶工作群众满意率达到90%以上。更加注重“扶志”教育工作,引导贫困群众转变观念,促进村风、民风的转变,切实增强自主脱贫的志气和信心。集中力量抓好基础设施扶贫建设,按照年初列单、年中跟单、年末清单的办法,加快贫困村路、水、电、讯等项目建设,全面完成非贫困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配套建设。突出抓好“三业”脱贫,加快长效产业培育,力促每个贫困村有一项主导产业、一个专业合作组织。加大教育脱贫,实施贫困学生从学前到大学助学全覆盖,确保每个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坚决斩断贫困代际传递。做好医疗脱贫,实施贫困人口就医合规费用全报销、免费健康体检及慢性病贫困人口免费发药。统筹做好生态脱贫及兜底脱贫工作。严格第三方评估和督查考核,夯实各级干部包抓责任,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举措合力攻坚。按照“整合专项、财政配套、贷款补充”的方式,加强脱贫资金整合,全年投入脱贫资金6亿元以上,当年脱贫村每村投入项目资金不少于800万元。

推进精准搬迁。全面推广池河移民搬迁“三精”管理模式,严格对象审核,科学规划选址,高标准建设示范安置小区。实施移民搬迁2638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338户。完成1000亩陕南移民搬迁旧房腾退复垦。实施2014—2017年度脱贫户旧房改造。完善各类安置社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安置社区治理体系。强化已建成移民安置小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和社区管理,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推动示范引领。坚持抓点示范、创新提效,以不同层次的创新示范带动整体水平提升。在池河镇开展市级脱贫攻坚统筹农村发展试点,打造“丝路源点·金蚕之乡”特色品牌。推进“能人兴村”战略,大力实施能人兴业助推脱贫攻坚工程,带动4200户贫困户发展产业,促进1.05万贫困人口实现就业。推广“支部+X+贫困户”精准产业脱贫模式。持续推进16个脱贫攻坚示范点建设。实施“互联网+扶贫”,加强扶贫大数据成果运用,建立县、镇、村三级互联互通的扶贫信息系统,着力打造省市样板。

(五)深化改革开放,拓展县域发展格局

坚持把改革开放、创新发展作为加快发展的不竭动力。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把改革红利转化为发展新动能。

加快重点改革。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实施投资项目网上并联审批;完善委托镇级政府行使行政执法权,着力加强管理和服务能力,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办事。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促进登记注册便利化,建设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不断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施“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产权改革。深化金融创新,注资壮大县级财信融资担保公司实力,推行企业金融顾问试点,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题;积极争取各大金融机构在石泉设立服务网点,强化5大投融资平台运作能力,广泛开展各个领域投融资深度合作。

深化招商引资。完善招商引资激励机制,深化全民招商行动,继续开展“走出去、请进来”,将引进项目与推销产品结合起来。深度策划一批优质项目,实施重大招商项目攻坚行动,主动对接在外企业家回乡创业,全年完成招商到位资金45亿元,引进投资过5000万元的项目10个以上。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严厉打击和各类黑恶势力和非法行为,大力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强化企业包抓帮扶,切实做好“亲商、安商、富商”工作。落实人才改革创新工作机制,大力实施“招才引智”工程,探索“人才带项目、项目引人才”开发模式,聚集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发展要素,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扩大交流合作。牢固树立开放发展理念,推动更高层面、更宽领域的交流合作。加强与省政府驻上海办事处、河海大学、常州金坛区以及省市对口帮扶单位联络,寻求合作支持。深化与长安大学、沈阳机床、中兴通讯等名企名校合作,挂牌运行长安大学(石泉)研发中心。加快发展电商销售业态,积极建设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扩大特色产品外销总量。

(六)强化生态建设,着力厚植发展优势

推进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工作,牢固树立绿色循环发展理念,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提升。

优先保护环境。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完善沟溪河长体系和县、镇村三级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深入落实环境保护“三个四”机制,突出抓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建成汉江水质保护工作站,启动池河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常态化开展汉江保护专项行动,保持汉江水质稳定达标。打好“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大气污染防治组合拳,保证空气优良天数300天以上。推行农业测土配方施肥,完成8500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完善联合执法监管机制,开展秦岭生态保护专项执法检查,下大力气解决乱挖林地、乱倒垃圾、乱开山体、乱占河道等破坏生态的行为,确保永续天蓝、地绿、水净、城美、民富。

提升环保能力。完善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模式,推进集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建成县城建筑垃圾处理场、各镇垃圾中转站、县城污水处理厂扩建及喜河、熨斗、两河污水处理厂,启动饶峰、中池、迎丰、云雾山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完善“两场(厂)”规范运营管理长效机制,全面提高处理能力。做好森林防火及病虫害防治,抓好天然林保护,绿化造林4万亩。启动实施“丹治”三期项目,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0平方公里。

解决突出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按照环保督查巡查工作要求,加大财政投入,不断加强秸秆禁烧、养殖业面源污染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扎实开展污水直排、乱倒垃圾、江河采沙监管及养殖网箱清理、汉江库区漂浮物打捞等专项行动,保护好汉江母亲河,确保一江清水永续北上。强化餐饮污染、夜市摊点油烟、工地扬尘、噪音污染等专项治理,持续优化人居环境。完善生态文明教育长效机制,提高全民生态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和企业节能减排,推广运用清洁能源、节能设备、新型材料。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山林经济、生态医养等生态友好型产业,推进生态优势转化,培育生态经济。

(七)全力保障民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根本出发点,大力发展社会事业,补齐民生短板,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优化公共服务。围绕每个孩子接受优质教育,持续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及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高质量实施15年免费教育,保障城乡适龄儿童按学区免试就近入学;持续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积极创建全国教育信息化区域综合示范县;整合县域职教资源,提升县职教中心基础能力,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做强职教事业。大力推进体育事业,加快发展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运动。围绕城乡居民享受优质便捷便宜的医疗服务,推动“健康石泉”建设,规范两大医疗集团运行管理,深化医疗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健全内外部监督管理机制,完善县镇村一体化服务体系;推进“互联网+医疗”深度应用,建成远程会诊系统,探索医养互助、签约服务新模式;完善支持民营医院发展政策,建成江南医院;强化医疗卫生行业监管,持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整合居民医保、新农合,实现“二保合一”。扎实稳妥实施好全面两孩政策,打造“互联网+婚育服务一证通”模式,巩固提升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示范县工作水平。加快地域文化开发,抓好汉调二簧、鬼谷子文化传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强化文艺社团扶持培育,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弘扬石泉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六个一”工程,促进城乡移风易俗,力争省级文明县城创建达标。

提高社保能力。积极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建设1个省级创业孵化基地,新建1个电商创业园。打造众创空间,推广熨斗“众筹”模式,促进创新创业。完善和落实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及配套措施,探索城镇社区服务产业带动就业模式,做好高校毕业生、移民搬迁户、进城农村居民、城镇“零就业”家庭等群体创业就业帮扶工作。强化劳动权益保障。深化“三留守”人员关爱帮扶机制。加快发展养老事业,建成汉水颐园老年公寓和县福利中心主体工程,探索创新社区养老模式,支持老年人事业发展,引导和带动全社会形成敬老、爱老、养老、助老的良好风尚。深入推进殡葬改革,加强城区公墓及殡仪馆规范运行。不断改进残疾人服务工作,力争残疾人脱贫示范县、残疾人辅助器具整村适配试点县创建达标。

力保社会和谐。以平安石泉、法治石泉建设为目标,深入推进“七五”普法,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提高全民法律意识。抓好联系和服务群众六项制度,全面构建“三调联动”大调解格局,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完善提升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抓好法律顾问队伍建设,做好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衔接。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推进公安“大部制”改革,扎实开展基层和行业系列平安创建,持续开展严打整治,做到社会治安防控精准化,着力提升“两率两度”,确保全市综治创优工作顺利验收。建立安全生产“四化五色”双向管理机制,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科学做好防汛、防火和地质、气象灾害防范及应急处置工作。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建立农田到餐桌全程管控机制,确保食品安全。推进“能人兴村”战略,建好县镇村三级能人库,探索“支部+能人+X”农村治理机制,开展村(社区)五大机制建设试点示范,加强城镇小区物业管理,带动提高村(社区)自治能力。

各位代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将始终围绕群众关切,持续推动实事暖民和民生改善。今年重点抓好八件民生实事:一是创业就业工程。实施劳动力就业促进、大学生创业创新、能人返乡创业“三大行动计划”,全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00万元,新增城镇就业1300人、促进各类创业5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万人。二是教育提升工程。启动县第二幼儿园、城关镇第二小学、云雾山镇和两河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完成江南中学、第三中学、两河初中、城关一小、曾溪中心小学、喜河长阳小学等11所校建工程。分批次选派50名优秀教师外出学习,新培养省市级教学名师30名以上。三是医疗保障工程。完成县医院、中医院两大医疗集团组建及妇幼保健院PPP合作运营,实现县镇村医疗服务一体化。四是文体惠民工程。完成图书馆、电视台搬迁和县委党校教学综合楼工程,启动国家二级图书馆和三级博物馆建设。建成杨柳体育馆并投入运营,举办大型全民健身活动。完成2.5万户农村家庭购买有线电视服务和32个脱贫村的宽带入户。五是残疾救助工程。完成县级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建立30个村(社区)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整村覆盖示范点,完成50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六是停车治理工程。建设老体育场、县医院、石泉中学、城关中学停车场,提供停车位1000个,缓解县城“停车难”。七是食品放心工程。创建10家特色规范化餐饮店、10家品牌农家乐、10家示范化夜市店、10家旅游产品示范店、100家放心餐饮店、100家食品诚信销售店。完善执法联动机制,食品安全监管举报、投诉查处率达到100%。八是交通扶贫工程。开工建设S531后柳-熨斗-中坝旅游环线,带动片区脱贫攻坚和旅游开发。

同时,做好国防动员、双拥共建、国家安全、优抚安置、人民防空以及统计、移民、外侨、对台、史志、档案等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工商联等人民团体发挥更大作用。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发展的重任、追赶的态势、人民的期盼,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将始终本着对人民、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把追赶超越的重大使命扛在肩上,把服务群众的为民宗旨牢记心间,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服务水平。

强化依法行政。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的根本遵循,坚决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积极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促进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认真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坚持政府重大决策事前报告和民主协商,做好议案、建议和提案办理工作,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健全领导干部学法常态化机制,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模范。推进政务公开。加强和改进行政复议工作。加强舆论宣传,重视新闻舆论监督,对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主动回应、妥善解决。

坚持高效为民。把担当尽责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要求,坚持民意导向,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和着力点。始终做到务实重干,讲实话、出实招、干实事,把全县广大干部的精气神凝聚到推动工作、促进发展、改善民生上。大力精简文件会议,提倡开短会、讲短话,提高机关行政效能。认真贯彻“三项机制”,完善并落实好干部年休假、健康体检、考核奖励、工会福利等激励关爱政策,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做到困难面前不退缩、矛盾面前不回避、压力面前不低头,争当改革发展主攻手、追赶超越排头兵,在加压奋进中实现追赶超越。

做到清廉从政。把廉政勤政作为政府工作的坚实底线,加快干部强德提能,持续加强干部党纪国法、大政方针、工作业务等知识的学习培训,提升能为、会为、善为水平。加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引导各级公务人员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强化行政效能监察,重拳惩治不作为、慢作为和慵懒散浮问题。持续推进政府廉政建设,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强化对行政审批、招投标、土地出让、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管,着力防范权力寻租。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守纪律、讲规矩、转作风,确保干部清正、政府清廉。

各位代表,百舸争流,破浪者领航;千帆竞发,奋勇者当先。追赶超越的号角已经吹响,唯有实干才能成就梦想,只有奋斗才能铸就辉煌!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克难攻坚,为把石泉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家园而努力奋斗!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1.“五个扎实”和“追赶超越”。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回陕西视察,对我省提出了“五个扎实”的工作要求和“追赶超越”的目标定位。“五个扎实”的主要内容是:扎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扎实加强文化建设,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扎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

2.“四上企业”。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和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宿餐饮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

3.文旅融合“15551”工程。第一个“1”是编排一台精品迎宾晚会。将“秦巴水乡·石泉十美”音诗画舞大戏在县剧院常态化演出,充分展示石泉地域文化特色。第一个“5”是打造五大文化产业园。即:云雾山鬼谷子文化产业园、杨柳秦巴风情园、县城古街文化产业街区、后柳水乡文化产业园区、熨斗古镇文化产业街区。第二个“5”是开展五大主题文化旅游活动。即:云雾山之春、汉江之夏、水乡之秋、燕翔之冬、春节民间文化艺术节。第三个“5”是固化五大专场演艺。即:禹王宫汉调二黄、古街皮影戏、老县衙县官断案情景剧、杨柳秦巴风情园民俗演艺、云雾山鬼谷子专场演出。最后一个“1”是招商形成一系列文化产品开发项目。

4.“12821”城镇规划体系。即:1个中心县城,2个县城副中心,8个重点镇,20个新型农村社区,100个中心村。

5.G541改造工程。即石紫岚公路,途经我县后柳镇、喜河镇,现已由省道提升为国道,编号为G541。

6.石宁高速连接线。该项目连接十天高速与西汉高速,长约50公里,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进行建设,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总投资约65亿元。该项目建成后,将会完善陕西省高速公路网布局,是十天、京昆两条国家高速公路的迂回线路,也能兼顾西康高速复线功能,缓解京昆高速秦岭隧道和包茂高速秦岭终南山隧道的通行压力。

7.通用机场。即通用航空机场的简称,是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的机场。主要用途包括开展飞行员培训、空中巡查、防林护林、喷洒农药等作业飞行,以及应急救援、商务包机、空中摄影、景点观光、空中表演、救助危重病人等民生功能。

8.“三个六”精准脱贫战略。第一个“六”是突出“六精准”要求。即:对象精准,分类精准,措施精准,项目资金使用精准,派人包抓精准,脱贫精准。第二个“六”是实施“六个一批”脱贫工程。即:“三业”(产业创业就业)脱贫一批,移民搬迁脱贫一批,教育脱贫一批,医疗脱贫一批,生态政策补偿脱贫一批,兜底脱贫一批。第三个“六”是健全“六个一”工作机制。即:一村一个工作队,一村捆绑一批项目资金,一户一名干部包抓,一户一验收销号,一套信息系统监测管理,一套严格的督导奖惩办法保障落实。

9.“三精”移民搬迁管理模式。即:精准搬迁、精细管理、精确施策的移民搬迁管理模式。

10.“支部+X+贫困户”精准产业脱贫模式。“X”为龙头企业、合作社、能人大户、经纪人等。即充分调动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种植基地等不同组织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切实推动贫困村、贫困户增收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由“阶段性”向“持续性”转化的模式。

11.“双高双普”合格县。即“高质量、高水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学前教育、普通高中阶段教育”的县区。

12.环境保护“三个四”机制。第一个“四”是构建“四大体系”。即:构建县、镇、村(社区)三级环境保护管理组织协调体系;构建技术力量强、覆盖领域广的环境技术监测体系;构建县有局、镇有所的执法监管体系;构建环保工作专职监督、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的社会监督体系。第二个“四”是配套“四项制度”。即:制定《环保工作联席会议议事规则》《环保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环保工作督查督办实施细则》和《环保工作考核奖惩办法》,配套制定务实管用的联席会议制度、举报奖励制度、督查问责制度、考核奖惩制度。第三个“四”是建立“四项机制”。即:建立以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五进”(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活动为载体的宣传教育机制;建立以《环保问题排查治理工作办法》为内容的排查治理机制;通过整合环保、水利、公安、住建、农林、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执法监管力量,建立按照“日常工作各负其责,特殊情况联合执法”的联合执法机制;制定《环保工作投入保障办法》,建立资金充分的投入保障机制。

13.“35553”战略部署。第一个“3”是“三宜”石泉的定位,即:“宜居、宜业、宜游”石泉。第一个“5”是五个达标,即:聚焦2020年的全面小康目标,在人均GDP、城乡居民收入、财政收入、公共服务均等化、生态环境质量五个方面达到全面小康的标准。第二个“5”是建设五大体系,即:绿色循环产业体系、城乡设施体系、公共服务体系、民主法治体系、生态保障体系。第三个“5”是坚持五条基本原则,即:绿色循环发展、民生至上、五化同步、改革创新、保持稳定。最后一个“3”是营造三大环境。即: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严格公正的法治环境和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14.PPP模式。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15.“1+3+N”旅游综合管理执法体系。“1”是设立旅游发展委员会;“3”是设立旅游警察、旅游市场监管分局和旅游巡回法庭;“N”推动建立其它旅游执法机构。

16.旅游宣传营销“五个一”。即一本精美画册、一部形象宣传片、一套电视广告语、一台文艺节目、一系列宣传活动。

17.多规合一。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规合一”,形成全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的空间规划格局。

18.产城融合。指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达到产业、城市与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

19.“两率两度”。“两率”是指平安创建活动知晓率、参与率;“两度”是指:社会治安满意度、政法机关公正执法满意度。

20.安全生产“四化五色”双向管理机制。“四化”即信息化管理、社会化管理、责任化管理、公开化管理;“五色”即绿、蓝、紫、黄、黑五色预警(绿色表示很安全,蓝色表示较安全,紫色表示安全,黄色表示不安全,黑色表示很不安全)。“四化五色”管控机制即按照规范标准评定审核生产经营单位、辖区和行业安全生产基本状况,探索运用信息化、社会化、责任化、公开化四种管理手段和绿、蓝、紫、黄、黑五种颜色标注预警,对各镇、各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和各企业实施双向动态管理。

21.精神文明建设“六个一”工程。即建好一个宣传文化阵地,铲除一切“黄赌毒邪”毒瘤,抓实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推出一批好家风家训,破除一系列陈规陋习,弘扬一系列文明典型。

22.村(社区)五大机制建设。完成北街社区常态化宣传教育、立体化治安防控、规范化矛盾调处、人性化民生服务、民主化居民自治“五大机制”试点,使社区真正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绿色健康、文明祥和”的幸福家园,为全县城乡社区治理提供示范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