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CD-bmxzfb-zcwj-gzbg-2014-0277 公开目录: 政府工作报告
公开责任部门 县政府办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14年02月19日
有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14-02-19 09:06
内容概述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县人民政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努力克服宏观经济低迷、财政困难加剧、民生需求高涨、改革任务繁重、社会矛盾增多等压力与挑战,凝心聚力,克难攻坚,真抓实干,顺利完成了县第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一)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主要指标平稳增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7.79亿元、增长14.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24亿元、增长28.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368万元、增长2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35亿元、增长22.6%,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2亿元、增长14.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86元、增长1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88元、增长1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1.97%,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4.6%,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县域经济比重的54.36%,单位GDP能耗下降3.9%。这是我们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带动、产业支撑和优化服务、破解难题、改革创新的结果。县城新堰、杨柳、东延三大片区开发和池河火电厂、杨柳秦巴风情园、灵雀山景区、后柳水乡、喜河(长阳)汉江大桥、石云路、后合路、汉江三道堤防、县城第二水源、杨柳体育馆、县城影剧院、农村电网改造、保障房、移民搬迁、棚户区改造、扶贫开发等一大批骨干项目开工建设且进展顺利。完善财税、用地、供电、技术、人才等方面优惠政策,有力地促进了招商引资和全民创业。全年招商17个项目,引资到位资金27.45亿元,投资保持强劲增长。以电力能源、生态旅游、丝绸服装、富硒食品为主的长效产业不断壮大,支撑了经济稳定增长。尤其是旅游产业发展迅猛,旅游示范县创建扎实推进,中坝大峡谷成为我县第二个国家AAAA级景区,全年接待游客2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2亿元、增长43.9%。发放创业贷款5100万元,扶持2943户有效创业,民间投资日趋活跃,拉动了城乡居民增收和消费需求增长。促进消费升级,从优化金融服务、稳定物价、强化社会保障和市场监管等方面着手,引导群众扩大消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促进一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注重调整经济结构,注重科普、技术推广和技术创新,县域经济结构优化加快、内生动力增强、质量效益趋好。
    (二)民生改善更加有力。全年民生领域投入达10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5%以上。相继出台了学前三年免费教育、失独家庭养老扶助、高龄补助、退伍大学生士兵安置、创业就业、“三留守”人员关爱、特困人群医疗费全报销等民生政策,城乡居民得到更多实惠。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县顺利通过省级评估,新建幼儿园4所,进一步缓解了“入园难”问题。资助贫困大学生510人次430万元,没有一名大学生因学费困难而辍学。完成了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实现了公立医院药品“零差价”销售,群众看病成本下降15%。医疗设施进一步改善,县医院医技大楼投入使用,中医院创建为二等甲级医院。推进城乡医疗服务一体化初见成效,加强了药品配送监管,建立了大病救助预付金制度,群众反映的“住院难”和农村“买药难”问题得到较好解决。着力缓解就业压力,开辟公益性岗位435个,安置复转军人26名,招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53名,其中从农民中招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0名。落实职业技术培训各项政策,全年培训6000人次,引导在县内外有效就业5.55万人,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面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政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城乡居民医保(合疗)参保率分别达到98%和95%。将农村年均收入低于2020元和城镇月均收入低于355元的19151名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范畴。建设廉租房340套1.5万平方米、公租房732套3万平方米,改造农村危房1850户14.8万平方米,中低收入家庭和困难群众基本实现居有其所。全面深化“三留守”人员关爱工作,13557人得到包联关爱并形成石泉模式。开展访贫问苦活动,扶助救助生活困难、流浪乞讨、孤儿、残疾人4047人次。实施“三个五”脱贫攻坚战略效果明显,启动了4个片区10个整村推进项目和5个县级连片开发项目建设,扶持366户贫困家庭成功创业,全年1830户6543人实现脱贫。文化强县建设稳步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积极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组织文化下乡45场次,开通了调频广播,安装“户户通”22348户,极大地丰富了城乡居民文化生活。
    (三)改革创新成果丰硕。顺利完成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和盐务体制改革,市场监管得到切实加强。在全市创新推行了新农合“就医卡”制度,方便了群众就医。进一步深化社会管理机制创新,推行了“一问三包五联”服务基层和联系群众制度,推进了以“代办”为重点的便民服务改革,全面深化了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管护工作,基本实现了安全有保障、困难有帮扶、精神有抚慰的管护目标。创新警务运行机制,初步建立了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全市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并推广了石泉经验。启动了城乡发展一体化试验示范工作,制定了实施方案,开展了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发证和农村地籍调查工作,为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创造了条件。创新融资机制,设立了首家担保公司和第二家小额贷款公司,组建了城乡开发公司,全年融资1亿元用于公共项目建设。创新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机制,“四支队伍强基础、十项机制管长效”的石泉模式得到市委、市政府充分肯定并在全市推广。创新扶贫开发工作,“三个五”脱贫攻坚模式得到省上认可并推广。
    (四)发展环境改善明显。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县城新区开发步伐明显加快,城市亮化进一步提升,新增了高标准的环卫设施,建立了县城管理长效机制。创建国家卫生县城获得命名,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已通过省级初验。农村集镇规模进一步扩大,功能配套不断完善,新型社区建设步伐加快,完成移民搬迁1400户,吸引5006人进城入镇,城镇化率提高2.8%。石云路改造路基工程基本完工,后合路开工建设,喜河(长阳)汉江大桥深水基础施工进展顺利,建成县乡示范路30公里、通村示范路163公里、连户路315公里、便民桥40座,道路交通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群众出行环境明显优化。汉江堤防、县城第二水厂等水利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建成了高标准的杨柳水保科技示范园,新建农村饮水工程50个,解决了1.74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全面完成了南区电网改造工程,投入951.1万元启动了北区电网改造。完成造林绿化4.5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3个百分点。启动了省级生态县创建工作,开展了以整顿乱排乱倒为重点的汉江水质保护工作,县域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开展了发展环境整治工作,依法强制执行了一批制约项目建设的征地拆迁问题,严厉打击了一批无理取闹、恶意阻工行为,查处不作为、乱作为问题12起,党政纪处分17人,投资环境明显好转。修订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出台了扶持旅游、涉水、蚕桑、茶叶等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开展了第二届道德模范、优秀环卫工人、“十佳”教师等评选表彰,组织了各类献爱心活动,引领了社会风尚,改善了人文环境。
    (五)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平安石泉、法治石泉建设有新进展,普法教育得到深化,司法服务明显加强,矛盾排查化解步入常态化,调处解决了一批信访突出问题,依法打击非法信访2起,信访秩序有所好转,连续五年巩固了“三无县”创建成果。妥善应对了“胡蜂蜇人”事件,并将区域性生物危害防治纳入应急管理体系。社会治安良好,发案率大幅下降,安全生产无特重大事故发生,人民安居乐业。
    (六)政府建设卓有成效。严格落实干部学习考试制度,干部队伍素质能力有明显提升;开展依法行政述职评议,不作为、乱作为问题有明显改观;建立常年督查和通报制度,抓落实明显有力;狠刹“五股歪风”,干部作风明显好转;深化联系群众工作机制,政府与群众良性互动,干群关系明显改善;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政府依法行政、民主执政、科学理政水平有明显提高;建立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全年办理276件,政府体系民主意识明显增强。
    各位代表,2013年是负重前行、倍感艰难的一年,也是攻坚克难、硕果累累的一年。全县经济社会稳中向好的态势日益显现,主要有五大标志:
    ——经济内生动力明显增强,发展的持续性越来越好。近三年项目铺垫扎实,长效产业基本形成,居民消费日趋旺盛,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明显增强,必将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发展的协调性越来越好。城乡一体化改革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得到有效加强,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呈现出城乡融合、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公共服务日益健全,民生保障越来越好。教育、医疗、就业、社保、安居和扶贫帮困等公共服务机制日趋完善,尤其是十五年免费教育、特困人群医疗费全报销、创业就业、保障房建设和移民搬迁、“三个五”脱贫攻坚战略等系列民生政策的建立和完善,让石泉人民享受到了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
    ——社会治理机制不断完善,社会秩序越来越好。政府联系群众、矛盾排查化解、社会治安防控、安全生产管理、“三留守”人员关爱、舆情引导处置等多项长效机制日趋完善,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社会秩序井然。
    ——政策导向更加有力,全民创业氛围越来越好。鼓励全民创业的政策体系日益健全,制约创业的融资、土地、人才、技术瓶颈逐步破解,群众大胆干事、豪迈创业的热情空前高涨,石泉到处充满着发展活力,到处洋溢着勃勃生机。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得益于县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人大、政协的鼎力支持,得益于广大党员干部的务实苦干,得益于全县人民的团结拼搏。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客观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一是产业不强。长效产业虽已形成,但产业规模小,缺乏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支撑,仍处于加快发展壮大和提质增效的关键阶段,把产业做大做强的任务仍很艰巨。二是贫困面大。全县仍有5万余贫困人口,解决占全县近三分之一人口脱贫的任务艰巨而紧迫。三是财政拮据。刚性支出越来越大,各类配套越来越多,民生需求日益增长,而税收增长和争取转移支付有限,加上债务包袱沉重,财政异常困难。四是环境不优。一些干部群众思想狭隘、精神滑坡,小进即满、小富即安,只顾小家、不顾大家;便民服务不如人意,吃拿卡要依然突出,项目建设阻挠现象多,矛盾协调难,加快发展受到很大制约。五是法治薄弱。一些部门和公职人员法治意识淡薄,不作为、乱作为时而有之,执法不严、执法不公、执法效率低下等问题仍普遍存在;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群众非法上访闹事现象时有发生,依法办事、依法维权氛围不够浓厚。对于这些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将深入研究,采取有力措施逐一加以破解。 
    二、2014年目标任务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起始之年,也是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机遇之年。科学合理确定今年的目标任务,需要准确把握形势。全面深化改革,将给我们带来体制机制红利和活力;国家生态功能区加快实施和秦巴连片扶贫开发力度加大,将给我们带来更多机遇和项目支持;我县构建的长效产业和铺垫的骨干项目体系将持续发挥支撑和带动作用。这些有利方面,让我们有信心使经济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但我们也要看到宏观经济低迷仍在持续,经济的内生动力还不够强,生态功能区的定位使宏观政策约束成为刚性,这将倒逼我县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妥善处理好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把控速度、提质量、增效益作为基本要求,那就要适当调低速度,保持合理增长。为此,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一系列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县”为主题,以“稳中求进、提质增效”为总基调,以“稳增长、保民生、促改革、优环境、维稳定”为主要任务,以改革为统揽,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为目标,更加注重打基础谋长远,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更加注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更加注重调动全县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克难奋进,理性务实,不断推动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把石泉建成宜游宜业宜居的幸福家园奠定坚实基础。我们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3%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左右,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3%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2%和14%以上、达到25750元和7750元,非公经济占比达到60%,单位GDP能耗下降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市定指标范围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狠抓关键稳增长
    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促进城乡居民持续增收仍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主攻项目、狠抓产业、扩大消费是稳增长的关键。
    一要主攻项目稳投资。稳增长必须稳投资。要统筹做好向上争取项目、对外招商引资和激活民间投资工作,全年实施各类项目140个,实现投资51亿元。尤其要抓好县上确定的“四大类24个”重点骨干项目体系建设,强力促进在建项目加快进度,新上项目尽快落地。要在准确把握中省投资导向的基础上,结合生态功能区定位和县域发展实际,精心策划包装一批高质量的项目,积极争取和对外招商,注重招商实效,实现招商引资30亿元以上。
    二要做大产业强支撑。以发展生态产业为主攻方向,把做大做强优势主导产业作为提升县域经济实力的战略任务,突出“电力能源、生态旅游、富硒食品、丝绸服装”四大产业,加大政策支持和工作帮扶力度,促进产业总量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效益不断提升。坚持做大新型工业。依托工业园区,落实包抓责任,加快火电厂前期工作,力争一季度全面开工;加大协调解难力度,促进园区在建工业项目尽快建成投产。要有针对性地招商引资,拓展蚕桑产业加工链条。加强指导和扶持,引导丰标牛肉、鬼谷腊肉、博硒杂粮品牌不断壮大。严禁新上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项目,规范现有矿产企业经营行为,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和环保不达标的企业,走生态循环发展之路。落实工业企业包联帮扶责任制和重大问题联席会议制度,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扩大规模工业总量,大力发展小微企业,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坚持做强旅游产业。把旅游产业作为推进生态功能区实施、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主攻方向和战略抓手,加快推进旅游产业提档升级。紧紧围绕“七大工程”,集中力量加快后柳水乡开发,力争各类主体项目基本建成,完成投资额80%以上;启动云雾山鬼谷岭、汉江三峡、子午银滩二期景区项目建设,完成杨柳秦巴风情园、县城古街核心区改造、石上清泉景点、东延城展馆、北辰公园红色旅游等项目建设任务。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增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把喜河、饶峰纳入乡村旅游重点范畴,鼓励开发特色旅游项目。着力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力争再建成2个三星级以上的酒店,继续鼓励农家宾馆规范达标,把全县接待床位扩大到6000张以上。加强文化与旅游的结合,继续办好后柳渔家美食节、熨斗庖汤会和坝坝筵等活动,在古街推出周末汉剧专场演出活动,切实增强旅游的文化内涵,使石泉旅游更具特色和魅力。加强鬼谷子文化研究成果利用和对外宣传,扩大“鬼谷子故里”的知名度。发挥好企业宣传营销的主体作用,继续扩大旅游消费市场。引导其它服务业加快发展,努力提升“大旅游”水平,力争全年接待游客3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4.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4亿元以上,确保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县创建目标如期实现。坚持做优现代农业。突出粮菜供给和农民增收两大重点,坚持主导与多元并重,坚持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方向,坚持龙头带动、园区引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更加注重扶持返乡农民工和贫困家庭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更加注重职业农民培育,切实提高现代农业发展能力。加快破解移民搬迁形成的土地撂荒问题,鼓励各类市场主体流转土地发展现代农业。坚持科技引领、项目带动、市场运作,继续发展现代农(林)业园区,力争把城关丝银坝蔬菜园、后柳观光茶园、后柳观光果园、饶峰光明核桃园建成示范化园区。鼓励发展家庭农场,继续扶持合作社发展壮大。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促进嘉晟农业、正康食品、六台山茶叶、丰标牛肉、鬼谷腊肉、博硒杂粮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稳定粮食生产,引导农民科学种田,加强农田保护、土壤改良和水利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要扩大消费增后劲。围绕旅游带来的输入性消费和居民收入增长形成的自主性消费两个重点,创新政策引导机制,优化旅游消费环境,着力扩大居民消费。创业就业是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需求的关键。要进一步完善创业就业政策,重点抓好失地农民、贫困家庭、大学生和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问题,用好小额贴息贷款,鼓励发展小微企业和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多方谋划和拓展就业岗位,加强服务引导,使剩余劳动力能够充分就业,切实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建立创业就业监测考核机制,夯实促进创业就业的责任。要抓住城乡居民在住房、养老、家政、文化、旅游、休闲等方面消费需求不断扩大的机遇,加强政策研究和服务机制创新,引导城乡居民积极消费,加强市场监管和消费维权,保障城乡居民安全消费,从而形成投资、产业、消费协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
    (二)集中财力保民生
    县本级财力是有限而宝贵的。要科学合理安排使用财政资金,把优化支出结构、厉行勤俭节约、保障民生需求、提高资金效益、控制债务增长、建立化债机制作为财政工作的主攻方向,建立民生财政,集中财力保民生,继续确保民生支出占总支出85%以上。
    一要切实保障重点民生。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完成杨柳体育馆等7个新建项目和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等续建项目,切实加强薄弱学校基础建设,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让学生就地就近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多元融资再建一批幼儿园,努力解决好学前教育“入园难”问题。进一步重视并解决好中小学紧缺教师的补充问题。查缺补漏,确保省级教育强县顺利通过复验评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通过国家认证。更加注重职业教育发展,整合资源,加大投入,改善条件,提升职业培训能力,增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化医疗服务县镇村一体化改革,注重长效机制建设,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引进紧缺医疗人才,着力提高医疗服务能力,让石泉人民就地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完成县妇幼保健院和疾控中心迁建项目建设任务,年内投入运营。建成远程会诊系统、药品电子监管系统和医疗信息服务平台。完善公立医疗体系监管机制,加大监管力度,防范违纪违法问题发生。加大对民营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监管,提升民营医疗服务质量。完成计划生育体制改革,落实“单独二胎”政策,巩固基层基础示范县创建成果,提高人口计生工作质量,全面完成年度人口控制目标。切实解决中低收入群体和困难群众住房问题,继续推进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移民搬迁和灾民建房工作,实施廉租房、公租房项目9个,建设公租房、廉租房730套3.66万平方米,移民搬迁安置1600户6080人。切实强化社会保障,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扩大社保覆盖面和受益范围,稳步提高保障标准,全面应用社会保障卡,逐步实现社会保障“一卡通”,确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城乡居民医保(合疗)参保率分别达到99%和95%。完善残疾人保障扶助措施,大力开展残疾人康复服务,帮扶残困群众缩小残健差距。更加注重老年人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加快老年人活动场所和设施配套建设,组织老年人参加各类文体活动,保障贫困老人基本生活,关爱好农村“空巢老人”,搞好老年公寓服务,让老年人晚年生活更加幸福。
    二要抓好脱贫攻坚工作。继续推进“三个五”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加强总结和完善,使扶贫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大扶贫投入,再整合各类项目资金3000万元用于连片综合开发。更加注重扶持产业、鼓励创业和组织就业,实现“三业”富民。加大包抓帮扶工作和监督考核力度,做到真包真扶。加大社会扶贫的组织和引导力度,使更多社会组织、企业家、爱心人士结对帮扶,形成“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努力实现6200人脱贫。
    三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扎实推进文化强县建设“五大工程”。加快公共文化阵地和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城展馆、影剧院、博物馆等项目并投入使用。多元筹资加强镇文化场所建设,年内再完成3个镇文化阵地建设任务。加强汉剧的保护和传承,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创新文化服务激励机制,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满足公共文化工作需求。组织引导民间社团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打响群众文化品牌。组织开展文化下乡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政策引导和项目扶持,力促文化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
    (三)深化改革添活力
    全面完成中省部署的各项改革任务,不折不扣地落实好中省已出台的各项改革措施。在此基础上,要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加快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行政体制。继续完善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放开一切不平等的限制,使民营经济占比达到60%以上。继续完善以“代办”为重点的三级便民服务机制,让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全面落实县上出台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改革方案,重点围绕户籍、土地、产权、金融、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等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继续完善并实施好“居住证”制度,放开农民进城入镇一切限制,无条件办理“农转非”,促进进城农民市民化。加快试验示范并及时总结,着力推进农村耕地、宅基地、房屋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建立产权交易平台和金融配套服务政策。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的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体系。通过一系列的改革逐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为县域经济持续发展增添活力。
    (四)软硬兼顾优环境
    坚持把优化发展环境当作加快发展的“生命线”来抓,一手抓“硬环境”提升,一手抓“软环境”治理,进一步增强县域发展的软硬实力。
    一要继续推进城镇体系建设。按照“适度扩模、完善功能、兴业聚人、建管并举、注重内涵、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城镇建设与移民搬迁、工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相结合,坚持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相协调,以人为本,完善农民进城入镇政策体系,把培育壮大产业和优化公共服务作为重中之重,切实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坚持做大县城龙头,注重规划引领,加快推进新堰、杨柳、东延三大片区开发,进一步提升县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秩序管理水平。继续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和省级文明县城,提升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品质品位,做靓“一江两岸”,使县城更加优美、更加宜居、更加吸引游人。要以项目为抓手,破解项目推进难题,续建一批,开工一批,建成一批,确保县城各类项目完成70%以上,实现投资15亿元。鼓励各镇采用市场化手段加快发展中心集镇,依托移民搬迁建好新型社区,依托扶贫开发建好新村庄,使全县城镇化率提升3.5个百分点,达到41.5%。
    二要继续改善基础设施。全面完成喜河(长阳)汉江大桥、石云路、后合路建设任务,高质量地抓好县乡示范路、通村示范路、连户路和便民桥建设,启动阳安铁路复线和石紫二级路项目。全面完成县城第二水源、汉江综合整治县城段和后柳防洪堤工程并投入使用。加快推进池河上游防洪工程、丹治工程、农村安全饮水项目,提升城乡水利保障能力。继续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推进远程教育、数字电视、广电“户户通”、互联网信息宽带入村四大工程,全面提升城乡电力保障能力、通讯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坚持生态立县,扎实开展生态示范县创建,实施“美丽乡村”行动,加快推进农村集镇环卫设施建设和公墓的规划建设,加大汉江水质保护和河道治理力度,推进农村面源污染和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强化环境执法工作,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和土地市场监管,继续实施重点林业绿化工程,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着力建设美丽石泉,让石泉成为人人羡慕的地方。
    三要继续优化投资环境。大力开展以“石泉是我家、发展靠大家”、“石泉不好、家何以好”为主题的人文教育活动,着力培育“热爱石泉、诚信友善、敢为人先、开放包容、团结互助、敬业奉献”的石泉精神。深化精神文明各类创建,注重弘扬典型和树立正能量,加快提升全民文明素养,切实增强石泉软实力。依法打击各类流氓恶势力,严查重处阻碍重点项目建设行为,使投资环境更加优化。创新金融服务,鼓励发展民间金融机构,进一步破解融资难题。围绕市场决定作用的发挥,完善招商引资和资源配置政策,让市场更加公平。深化法治石泉建设,增强法制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群众依法维权,使社会秩序更加有序。坚持人才兴县战略,制定更加优惠的人才政策,吸引更多的高级人才投身石泉发展大业。
    (五)标本兼治维稳定
    进一步完善“联系群众、便民服务、安全防控、‘三留守’人员关爱、扶贫帮困、舆论引导、矛盾排查调处、应急处置、人文精神培育、法治保障”十项机制,着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以长效机制建设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充分发挥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作用,坚持打防并举,创新警务机制,灵通情报信息,及时处置突发情况,确保社会安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惩部门不作为,加大违法生产的查处力度,确保生产安全。加快提升食品药品监管体系的执法能力,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商品行为,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哄抬物价、囤积居奇、不正当竞争等行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完善防灾减灾工作机制,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认真落实各类信访工作制度,着力化解信访突出问题,注重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抓好“三位一体”大调解,协调处理好各类利益矛盾。加强应急能力建设,科学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加强舆论引导,及时妥善处理舆情事件。加快探索建立农村新型社区管理机制,推进农民就地市民化。要在行政执法、人事招录、人事调动、职称评定、落实民生政策、组织扶贫帮困、实施征地拆迁和项目招投标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上体现公开公平公正。支持人民武装、武警、消防自身建设,增强应急处突能力。发挥共青团、妇联、工会和其它社会组织的作用,共同促进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
    三、提升政府形象
    完成全年各项任务,必须进一步深化政府自身建设,着力提升政府“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要按照“转职能、优服务、提效能、联群众、保公廉”的总体要求,采取更加扎实过硬的措施,使政府的执行力更强、公信力更高。
    (一)加快转变职能。政府角色错位、部门职能交叉、办事环节多、程序繁杂、推诿扯皮、效率低下一直是人民群众诟病的话题。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把政府的职能定位到引导经济发展、提供公共服务、加强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上来。要进一步整合和理顺部门职能,着力解决职能交叉、多头管理、程序繁杂和推诿扯皮问题,切实提高行政效能。进一步精减行政审批事项和各类不合时宜的规范性文件,简政放权,让市场和社会充满活力,切实发挥市场决定作用和社会自律功能。
    (二)切实改进作风。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攀比一直是人民群众不满的歪风。要抓住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大好机遇,深入实施联系服务群众制度,着力解决一些公职人员长期存在的盲目主观、脱离实际、高高在上、漠视群众的问题,摆花架、走过场、蒙蔽上级和群众的问题,公私不分、胡乱开支、奢靡攀比的问题,使公职人员眼睛向下贴近基层、理性务实贴近实际、节俭朴素贴近群众,以良好的作风取信于民。
    (三)强化监督管理。办事不公、吃拿卡要、权钱交易一直是人民群众痛恨的顽疾。要去疾固本,必须从源头防范、加强监督和严惩腐败入手,形成不易腐的防范机制、不能腐的制约机制和不敢腐的惩戒机制。改进行政监督工作,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行政监督网络,出台行政监督不作为的责任追究制度,让行政监督力量有效发挥作用。加大对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规范“三公”领域出台的相关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按照有案必查、查必从严、查必有果的要求,加大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让腐败分子无处藏身、付出代价。要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支持媒体曝光吃拿卡要、权钱交易等违法违纪问题。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的监督,发挥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政府的作用。创新群众监督政府的有效途径和工作机制,调动一切可以监督的力量,共同促进政府建设,使政府清廉、干部清正。
    各位代表,站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起点,身处不进则退的关键期,我们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任务更加艰巨。我们一定要凝神聚气、形成合力,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抢抓机遇,改革创新,真抓实干,为建设美丽富裕的新石泉而不懈奋斗!